茅臺1935與「2025中國影視之夜」的相遇
盛典背景與茅臺1935的登場
2025年6月28日,「2025中國影視之夜」在上海盛大開幕,作為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(jié)的官方活動,此次盛典以“光影世界 中國故事”為主題,通過“光影之源”“光影之變”“光影之魂”“光影之夢”四大篇章,致敬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。茅臺1935作為獨家冠名品牌,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東方審美,與中國影視人共同致敬經典、傳承匠心。
茅臺1935的文化內涵
茅臺1935以“1935”為名,是為了紀念茅臺前身燒坊在1935年西南各省物資展覽會上榮獲特等獎的歷史事件。這一年份對茅臺酒的發(fā)展具有特殊意義,代表著其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茅臺1935不僅秉承了茅臺的品質精神,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,承載著茅臺的歷史與文化。
茅臺1935致敬影視作品與東方文化的細節(jié)
展臺設計:一部微縮的中國文化史詩
宋代美學的現代演繹
茅臺1935的展區(qū)設計堪稱一部微縮的中國文化史詩。入口處采用了北宋畫家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提出的“三遠法”構圖原理,通過現代光影技術重現了傳統山水畫的意境空間。這種源自宋代美學的空間敘事手法,與中國影視作品中常見的意境營造方式形成呼應,如張藝謀電影中慣用的視覺隱喻。
《千里江山圖》的動態(tài)呈現
展臺主視覺墻以“茅臺1935”瓶身為中軸線,兩側對稱展開的是一幅動態(tài)的《千里江山圖》數字畫卷。這一設計巧妙融合了茅臺酒瓶代表的飲食文化、王希孟畫作代表的藝術文化,以及數字技術代表的當代影視文化。畫卷中河流的走勢與茅臺酒瓶的輪廓形成視覺呼應,暗合了中國文化中“上善若水”的哲學思想,也讓人聯想到諸多中國影視作品中以水喻情的經典場景。
燈光設計:致敬影視用光藝術
茅臺1935的燈光設計采用了“見光不見燈”的傳統布光理念,通過絲絹與宣紙材質的燈罩過濾光線,營造出溫潤如玉的照明效果。這種光線處理方式與李安《色·戒》中室內場景的布光美學如出一轍,既是對影視用光藝術的致敬,也是對東方含蓄美學的再詮釋。
器皿設計:文化傳承的載體
“天圓地方”的品鑒杯
茅臺1935在活動中的品鑒杯采用了“天圓地方”的改良設計,杯口圓形代表天,杯底方形托座代表地,中間連接部分則雕刻有二十四節(jié)氣紋樣。這一設計語言與陳凱歌《妖貓傳》中對于唐代器物的考究復原異曲同工,體現了影視美術與產品設計在文化傳承上的共同追求。
服飾設計:新中式美學的實踐
茅臺1935的侍酒師服裝更是暗藏玄機。男裝采用了立領盤扣的中山裝改良設計,女裝則融合了旗袍剪裁與漢代曲裾深衣的元素,腰間配飾參考了唐代玉帶銙的造型。這種跨越時代的服飾融合,恰如影視作品中常見的“新中式”美學實踐,讓人聯想到葉錦添為《夜宴》設計的戲服。
禮盒設計:傳統工藝與現代影視文化的融合
茅臺1935特別版禮盒的設計同樣別具一格。外包裝采用了漆器工藝中的“剔紅”技法,圖案選取了《韓熙載夜宴圖》中的宴飲場景局部,這一選擇不僅暗示了茅臺在當代宴飲文化中的地位,更與“中國影視之夜”的慶典氛圍形成互文。禮盒內部結構則借鑒了傳統建筑中的“榫卯”原理,無需膠水即可嚴絲合縫,這種“不著一物”的智慧與黑澤明電影中“留白”的美學理念遙相呼應。
互動體驗:影視與酒文化的交融
“調香體驗區(qū)”的多感官參與
茅臺1935設置的“調香體驗區(qū)”實為一場精心設計的文化儀式。參與者可以按照個人喜好調配不同年份的茅臺酒香,這一過程被設計為“五感體驗”:觀色、聞香、品味、聽聲(輕碰杯壁)、觸溫(感知酒體溫差)。這種多感官參與的設計,與蔡明亮電影《行者》系列中極度強調感官體驗的敘事方式有著相似的美學追求。
“微電影創(chuàng)作區(qū)”的影視特色互動
“微電影創(chuàng)作區(qū)”則提供了更具影視特色的互動。參與者可以使用預設的中國風濾鏡拍攝15秒短視頻,濾鏡效果包括水墨暈染、絹本設色、青銅紋樣等。特別設計的“影視經典鏡頭復刻”功能,能讓用戶一鍵生成模仿《霸王別姬》蝶衣妝、《花樣年華》旗袍背影等標志性畫面的片段。這一設計既是對經典影視作品的致敬,也反映了短視頻時代下影視文化傳播方式的革新。
“劇本盲盒”活動的創(chuàng)意融合
最富創(chuàng)意的當屬“劇本盲盒”活動。茅臺1935將三十個中國影視經典橋段改編為微型劇本,藏于特制酒瓶蓋中。參與者隨機獲取后可與現場演員即興演繹,完成表演后可獲得定制酒版。這一設計巧妙地將影視文化、即興戲劇與傳統酒文化中的“酒令”游戲融為一體,創(chuàng)造出獨特的參與式文化體驗。
結語:文化致敬的典范
茅臺1935在「2025中國影視之夜」的每個細節(jié)設計,都超越了簡單的品牌展示層面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文化表達系統。通過對傳統器物美學的現代化轉譯,對影視經典元素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,對參與式體驗的文化賦義,茅臺1935實現了三重致敬:對中國影視藝術成就的致敬,對東方文化精髓的致敬,以及對兩者在當代語境下創(chuàng)新融合可能性的致敬。這種致敬不是懷舊的復刻,而是激活傳統基因的當代創(chuàng)作;不是單向的膜拜,而是開啟對話的邀請。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強的今天,茅臺1935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啟示:真正的文化致敬,應當如好酒般既有歷史的厚重,又有創(chuàng)新的活力,既能獨自芬芳,也可佐餐增味,與各種藝術形式相得益彰,共同書寫東方美學的新篇章。
文章評論 (5)
發(fā)表評論